父母离婚后争夺房产,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1. 协商解决:父母双方可以心平气和地就房产分割问题进行沟通,根据双方意愿、房产来源、出资情况等因素,达成一致的分割方案。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还能避免伤害彼此感情,有利于后续关系的处理。比如,双方可以协商一方获得房产所有权,同时给予另一方相应的经济补偿。
2. 调解解决:如果双方自行协商不成,可以请求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可以找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居委会、村委会等第三方介入,在调解人的主持下,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双方应当遵守。
3. 诉讼解决:若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法院会审查房产的购买时间、出资情况、产权登记等因素。如果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一般会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分割。如果是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通常会判归该方所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对于房产的认定,如果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是一方婚前用个人财产购买且登记在自己名下,则属于个人财产。如果涉及婚后共同还贷的情况,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对应的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给予另一方相应补偿。若一方在婚姻中有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少分。在处理父母离婚争夺房产问题时,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