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青年自身而言,需要增强婚姻责任意识。婚姻不是儿戏,它意味着对伴侣、家庭的责任。在结婚前,应充分了解自己和对方,考虑双方的性格、价值观、生活习惯是否契合,避免冲动结婚。在婚后,遇到问题要积极沟通解决,而不是轻易选择离婚。可以参加一些婚前辅导课程和婚姻经营培训,学习处理婚姻关系的技巧。
对于家庭来说,父母要给予正确引导。在子女考虑结婚时,父母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婚姻的意义和可能面临的问题,但也要避免过度干涉。当子女婚姻出现危机时,父母应客观公正地调解,而不是偏袒某一方,鼓励他们冷静思考,尽力修复关系。
社会层面,媒体和社交平台应传播正确的婚姻观。减少对快餐式恋爱和婚姻的宣扬,多宣传一些正面的、长久美满的婚姻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区可以组织婚姻相关的讲座和活动,提高年轻人对婚姻的认知。
法律机构和相关部门也有一定作用。可以加强婚姻登记环节的教育引导,在办理结婚登记时,为新人提供婚姻法律知识和婚姻经营建议。在处理离婚案件时,对于冲动型离婚,可以设置一定的冷静期,给双方更多时间思考。
我国《民法典》设立了离婚冷静期制度,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并向当事人发放《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向受理离婚登记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并亲自填写《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书》。经婚姻登记机关核实无误后,发给《撤回离婚登记确认单》,并将《离婚登记申请书》《离婚协议书》等材料存档。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这一制度就是为了避免冲动离婚,给夫妻双方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维护婚姻的稳定性和严肃性。法律也保障了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但这种自由是在法律框架内的,需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