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并非一帆风顺,当夫妻关系无法调和时,离婚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离婚涉及到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复杂法律问题,如果未经法律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可能会受到损害。起诉离婚需要了解相关法律保护措施。
一、起诉离婚法律保护
《民法典》规定,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夫妻双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
5、其他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情形。
人民法院受理离婚诉讼后,会依法对夫妻感情、过错责任等进行审查,做出公正裁决。法律保护离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包括:
财产分割保护:法院会根据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对双方财产进行分割,维护公平公正。
子女抚养权保护:法院将根据子女的年龄、身心健康、成长环境等因素,确定子女抚养权的归属。
探视权保护:非抚养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法院会保障其合理的探视要求。
赡养费保护:有经济能力的配偶有赡养无经济能力的配偶的义务,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赡养费金额。
二、起诉离婚所需材料
起诉离婚需提交以下材料:
2、身份证原件;
3、起诉书;
4、财产清单(可选);
5、证据材料(如聊天记录、家庭暴力证明等)。
三、起诉离婚注意事项
1、收集证据:充分的证据有利于法院查明事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冷静应对:离婚诉讼过程可能充满情绪波动,当事人应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