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外公生病,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做法。
从情感和伦理层面来看,即使父母离婚,母亲与外公之间的血缘亲情以及赡养义务并不会改变。母亲作为外公的子女,在其生病时,应当积极承担照顾和护理的责任。母亲可以亲自在医院陪伴外公,了解他的病情和需求,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如果母亲因为工作等原因无法长时间亲自照顾,也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护工来协助照顾外公的日常生活起居。
在经济方面,母亲需要根据外公的病情和治疗费用情况,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可以使用医保报销一部分费用,如果费用较高超出了承受范围,母亲可以与其他兄弟姐妹共同协商分担费用。如果母亲经济困难,也可以与父亲沟通,看是否能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帮助,虽然父母已经离婚,但从亲情角度出发,父亲可能也愿意伸出援手。
作为子女,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对外公的照顾中。可以经常去医院看望外公,陪他聊天解闷,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忙购买生活用品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在这个情境中,母亲作为外公的成年子女,对外公负有法定的赡养义务。当外公生病时,母亲有责任保障他的医疗和生活需求。如果母亲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外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母亲支付赡养费和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虽然父母已经离婚,但如果子女与父亲关系良好,且父亲自愿提供经济帮助,这属于自愿行为,法律并不禁止。而子女对外公虽然没有直接的赡养义务,但从亲情和道德层面鼓励积极参与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