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决定离婚时,不同年龄段的子女应对方式有所不同。如果子女是未成年人,父母离婚过程中需妥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若子女年满八周岁,父母在确定抚养权时应尊重其真实意愿。未成年人在此阶段,要积极和父母沟通,表达自己希望和谁共同生活,以及生活中的需求。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明白父母离婚是他们之间的感情问题,并不影响对自己的爱。可以多和信任的长辈、老师交流,寻求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如果子女已经成年,父母离婚相对而言对其生活的直接影响较小。但也应关注父母的情绪和状态,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成年子女可以分别和父母谈心,了解他们离婚的原因和想法,在尊重他们决定的基础上,尽力协调双方的关系,避免他们在离婚过程中产生过大的矛盾和冲突。若父母在财产分割等方面存在疑问,成年子女可以帮助他们咨询专业律师,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
无论子女处于什么年龄阶段,在父母离婚期间,都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业或工作。不要因为父母的婚姻问题而过度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在财产分割方面,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这些法律规定为父母离婚时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