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与对方协商,看是否能达成新的赔偿协议,比如延长赔偿期限或者分期赔偿。
积极整理自己的财产状况,向法院如实申报,包括收入、资产等情况。
努力增加收入来源,通过工作、兼职等方式获取资金来履行赔偿义务。
如果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可能会暂时中止执行程序,但一旦发现有财产可供执行,对方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生效的法院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一方被判决承担赔偿责任而不履行时,另一方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会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调查和处置。但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被执行人不能故意隐瞒、转移财产来逃避赔偿责任,否则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比如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即便暂时没有财产履行赔偿义务,也不意味着可以永远逃避,只要在未来有了财产,赔偿责任仍然存在,且随时可能被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