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与仲裁机构进行沟通,向其说明计算错误的情况,并提供准确的计算依据和相关证据。
按照仲裁机构规定的程序提出异议和申诉。有些仲裁机构可能会有专门的纠错机制或申诉流程,您需要遵循这些规定来主张您的权利。
如果仲裁机构拒绝纠正错误,您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仲裁裁决进行审查和纠正。但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对于仲裁裁决的审查通常是有限的,只有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存在仲裁程序违法、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等情形,法院才会撤销或变更仲裁裁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但如果存在错误,当事人有权通过合法途径寻求救济。当事人与仲裁机构沟通并按照规定程序申诉是基于仲裁的自愿性和灵活性原则。而向法院提起诉讼则是在仲裁裁决可能存在重大错误或违法情形下的法律救济手段。法院在审查仲裁裁决时,遵循有限审查原则,以保障仲裁制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仲裁机构、法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以确保您的主张能够得到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