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伤后的赔偿,通常需要考虑多个方面。要确定狗主人的责任,如果狗主人没有尽到管理义务,比如未给狗拴绳等,一般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具体的赔偿金额需要根据受伤者的实际损失和相关证据来确定。比如,医疗费需要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如果双方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在调解过程中,可以请求社区、居委会或者相关的调解机构介入。如果选择诉讼,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医疗记录、证人证言、现场照片等,以证明被狗咬伤的事实以及所遭受的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所以,在狗咬伤人的情况下,狗主人通常需要承担侵权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被咬伤的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