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的赔偿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如果消费者因购买和使用假药受到损害,销售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如果销售假药的行为构成犯罪,除了承担上述民事赔偿责任外,还将面临刑事处罚。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赔偿范围可能会有所限制,通常只包括物质损失。
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会考虑多种因素,如假药造成的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销售假药的数量和获利情况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生产、销售假药罪有明确规定,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