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伙扶人却被要求赔偿 1 元,这显然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情况。小伙的扶人行为是出于善意和帮助他人的初衷,这种行为应当受到鼓励和保护,而不是被惩罚。
在此情况下,小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 收集证据:包括现场的视频、证人证言等,以证明自己只是在帮助他人,没有造成任何损害。
2. 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自己的权利,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
3. 向相关部门申诉:如向当地的民政部门、社区组织等反映情况,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4. 通过媒体曝光: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借助媒体的力量,引起公众的关注,促使问题得到公正的解决。
在法律上,对于这种善意救助行为,我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来保障救助人的合法权益。例如《民法典》中的“好人条款”,明确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小伙能够充分证明自己的行为属于善意救助,那么要求他赔偿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此外,法律强调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原则,对于这种明显违背公序良俗和正义的赔偿要求,应当依法予以纠正。同时,如果对方恶意诬陷小伙,还可能构成对小伙名誉权的侵犯,小伙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相应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