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用人单位协商:尝试与单位的负责人进行沟通,明确赔偿的具体情况和拖延的原因,争取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2.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理。您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其介入调查。
3.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和投诉无果,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合同等。
4. 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经认定为工伤的,有权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伤赔偿,不得拖欠。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伤赔偿,属于违法行为。
在处理工伤赔偿拖欠问题时,劳动者需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证明工伤事实、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以及用人单位的责任等。同时,要了解劳动仲裁和诉讼的时效规定,避免因超过时效而导致权益无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