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医院针灸过程中受到伤害,赔偿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要及时保留所有相关的医疗记录,包括病历、诊断报告、治疗方案等。然后与医院进行沟通,明确责任归属。如果医院承认存在过错,双方可以协商赔偿事宜,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医疗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也无法达成一致,那么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这种情况下,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患者需要证明医院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所受伤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在计算赔偿金额时,医疗费应当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