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家赔偿申请超过时效,一般情况下,赔偿请求可能不会被受理。但如果存在法定的正当理由导致时效中断或延长,例如不可抗力等因素,则仍有可能获得受理。
在超过时效后,建议尝试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说明特殊情况和理由,争取获得特殊处理。但这种方式成功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如果确实超过了时效且没有法定的正当理由,那么就意味着赔偿请求人的权利在法律上可能不再受到保护。这是为了维护法律秩序的稳定性和确定性,督促赔偿请求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
然而,即使超过时效未被受理,也可以从此次经历中吸取教训,加强对法律时效规定的重视,以便在未来的法律事务中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