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回答仅供参考。
劳资纠纷律师团
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两年没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获得以下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部分二倍工资的支付最长可达11个月。用工满一年后,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超两年没签劳动合同,劳动者除了可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外,还可能因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获得后续的二倍工资赔偿。
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些法律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交通事故律师团
超两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需结合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及劳动关系性质综合分析,核心涉及二倍工资差额时效限制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推定两方面。
1、关于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应每月支付2倍工资。但该“二倍工资差额”属于惩罚性赔偿,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仲裁时效限制(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司法实践中,主流观点认为二倍工资差额的仲裁时效从“用工满1年次日”起算(此时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请求权整体届满)。若劳动者入职已满2年,从满1年次日至申请仲裁时已超过1年,二倍工资差额主张通常因时效经过无法获得支持。
2、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推定: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虽无法主张二倍工资差额,但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签书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拒绝补签或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主张违法解除赔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2个月工资)。
需注意,部分地区对二倍工资差额时效存在“逐月起算”的特殊裁判规则(如北京、江苏),即每月二倍工资差额的时效分别从当月工资支付日届满后起算1年。若劳动者入职2年但离职时间距“用工满1年”未超过1年,可能仍可主张部分月份的二倍工资差额,但该情形在“超两年”的时间跨度下极为罕见。综上,超两年未签劳动合同的核心权益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推定”,二倍工资差额通常因时效限制难以支持。

侵权纠纷律师团
超两年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需分情况来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在未签合同的第2个月至第12个月,劳动者可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赔偿。从第13个月开始,就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不再有双倍工资赔偿。如果超过两年,劳动者不能再主张双倍工资,但可要求单位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例如,小张在2021年1月1日入职某公司,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到2023年3月,小张不能再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但可以要求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公司拒绝签订,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
参考解决方案:1. 劳动者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2. 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4. 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用人单位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