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结束一段婚姻关系的法定途径。对于当事人来说,起诉离婚意味着一段感情的破裂和一段新生活的开始。但起诉离婚真的就意味着自由了吗?
一、起诉离婚我就自由了吗?
起诉离婚只是婚姻关系解除的一个程序,并不等于完全自由。离婚后,当事人仍然需要面对以下问题:
财产分割:离婚后,夫妻共有财产需要分割,这需要双方协商或通过法院判决来解决。
子女抚养:如果有子女,离婚后需要确定子女的抚养权、抚养费等问题。
债务承担: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债务,离婚后双方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情感创伤:离婚对当事人的情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需要时间来疗愈。
起诉离婚并不意味着完全自由,当事人还需要处理离婚带来的诸多问题。
二、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分?
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平等分配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
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如果一方有过错,在分割财产时可以适当少分或者不分。
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在分割财产时,需要考虑子女和女方的利益。
协商一致原则:夫妻双方可以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并经法院认可。
三、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归属,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有利于子女原则:法院在判决子女抚养权时,会以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和健康为主要考虑因素。
尊重子女意愿原则:年满8周岁的子女,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法院会考虑其意见。
照顾女方原则:一般情况下,哺乳期的子女和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抚养。
起诉离婚是一个严肃的决定,在决定离婚之前,当事人需要慎重考虑以上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