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与因公伤残的区别

认定工伤的三要素是工作时间、工作的场所和工伤的原因,其中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是可以进行适当扩充的,如在家日常加班的,也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那么工伤与因公伤残的区别?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好了文章与大家分享,若您问题相似,立即本站免费问律师,开启律师服务新时代,平台提供多种领域专业律师服务,帮您解决生活大事小情,您的掌上私人律师!立即发起法律咨询吧。

一、工伤与因公伤残的区别

因公伤残属于工伤,在工伤中如果达到伤残级别就属于因公伤残。

二、认定为工伤的三要素

认定为工伤的三要素是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应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主要是围绕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及工作原因三要素规定的;工作时间还可扩展到前后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可扩展到上下班途中或因公外出途中,工作原因还包括上下班途中非因本人主要责任受到的交通事故伤害等。

三、工伤类别填什么

工伤事故类别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类别也有所区别,具体填写什么要根据划分标准确定,如下:

(一)根据损伤原因划分,工伤事故类型可以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窒息以及其他伤害。

(二)根据伤害程度,工伤事故可以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轻伤事故是指一般伤害不太严重,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三)按照伤残级别划分,分为1-10级共10个伤残等级,其中1级伤残等级最严重,10级伤残等级最轻。每个伤残等级鉴定和赔偿标准都不同。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关于工伤与因公伤残的区别相关法律知识整理内容分享,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有了更多认识,如果发生工伤事故,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对于经过鉴定确认属于工伤的,作为劳动者者就可以依法申请工伤赔偿了,在工伤中很多人还会听说因公伤残。当遇到法律方面问题时,不要惊慌这时需要正确冷静面对,建议直接本站免费问律师,高效专业的法律团队为您解决问题,本着真诚服务每一个客户,多年服务经在线律师验为您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法律问题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