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明确指出您认为赔偿少了的具体方面,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和依据,尝试通过协商解决争议。
如果协商不成,您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您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以证明您的工伤事实和应得的赔偿金额。
最后,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相应的赔偿费用。如果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足额的赔偿,职工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当基于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进行沟通。劳动监察部门的介入是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一种监督。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之一,其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而诉讼则是在对仲裁结果不满时的进一步法律救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