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方隐瞒孩子自己离婚了,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若隐瞒离婚是在离婚过程中一方对另一方和孩子都隐瞒,另一方发现后可先与隐瞒方沟通,了解其隐瞒的原因和目的。若涉及财产分割等问题存在隐瞒欺诈情况,另一方可以在发现之日起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是离婚后一方独自隐瞒孩子离婚事实,另一方知晓后,也应和隐瞒方协商,考虑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商量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向孩子坦白。因为父母离婚是家庭重大变故,隐瞒可能会让孩子在未来发现真相时产生被欺骗感和心理创伤。若隐瞒方坚决不愿意告知孩子,另一方可以寻求家庭长辈、心理咨询师等第三方的帮助进行调解。
从孩子角度看,无论父母是否离婚,都有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父母应尽量减少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并未减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对夫妻一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情况作出了规定,赋予了另一方再次分割财产的权利,这是为了保护婚姻中无过错方的合法财产权益,防止一方通过不正当手段侵害另一方财产。在涉及孩子的问题上,虽然法律未明确规定离婚后必须何时告知孩子,但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父母有责任以合适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家庭情况的变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等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这就要求父母在处理离婚相关事宜时,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利益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