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立案离婚怎么办

自己去立案离婚,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准备材料。要准备离婚起诉状,需写明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如请求判决离婚、子女抚养权归属、财产分割等)、事实与理由。要准备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等身份证明材料,以及能支持诉讼请求的相关证据,如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分居协议、家暴报警记录等)、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证明(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等)、涉及子女抚养的子女出生证明等。

第二步,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情况下,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民法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步,前往法院立案。携带准备好的材料前往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大厅,在立案窗口提交材料。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若材料齐全、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予以受理,并出具立案受理通知书,同时要求缴纳诉讼费用

第四步,等待法院通知。立案后,需等待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会收到法院送达传票,上面会注明开庭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自己去立案离婚怎么办(0)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的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离婚案件中,这些条件同样适用。原告需是婚姻关系的一方,被告为另一方配偶,诉讼请求围绕离婚及相关权益,且要在法院管辖范围内起诉。

关于管辖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通常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这有利于法院调查取证传唤被告等工作的开展。

法院审查立案材料,是为了确保案件符合法律规定的受理条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缴纳诉讼费用也是诉讼程序的一部分,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离婚案件每件需交纳一定的案件受理费,涉及财产分割且财产总额超过一定数额的,另行交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