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认定工伤后,在什么情况下

工伤认定下来后面走报销程序要经历劳动能力鉴定、协商赔偿两大阶段,劳动能力鉴定需要等到伤情稳定后再申请,如果双方对赔偿报销事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提供劳动仲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职工认定工伤后,在什么情况下?为了能够帮助大家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所以整理了本文,下面立即为您解答,如果您问题比较紧急立即本站问律师即可,全天在线解答疑难, 针对个人情况提供个性化法律建议,让您的权益得到最完善的维护!

一、职工认定工伤后,在什么情况下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工伤认定下来后面怎么样走报销程序

工伤认定下来后面按照如下步骤走报销程序:

1.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医药费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你们当地标准发放;

2.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索要伤残赔偿

提醒,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的义务,你们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追问或直接拨打12333咨询一下当地劳动部门。

三、工伤认定完下一步怎么办

工伤认定完下一步应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可以由用人单位、员工本人或者近亲属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及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职工认定工伤后,在什么情况下相关法律知识整理内容分享,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有了更多认识,职工认定工伤的情况是,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遭受伤害的等。当遇到法律方面问题时,不要惊慌这时需要正确冷静面对,建议直接本站免费问律师,高效专业的法律团队为您解决问题,本着真诚服务每一个客户,多年服务经在线律师验为您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法律问题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