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段婚姻走到尽头时,离婚往往是不得已的选择。对于离婚的流程,很多人却知之甚少。本文将为您解答离婚是否一定要先起诉,以及相关法律知识。
一、离婚是要先起诉吗?
在我国,离婚分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离婚,且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向民政局提交离婚申请;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无法就离婚事宜协商一致,一方或双方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
一般情况下,离婚并不一定要先起诉。如果夫妻双方就离婚事宜协商一致,则可直接向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手续。但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离婚起诉前可否协商财产分割?
在离婚诉讼中,财产分割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在起诉之前,夫妻双方可以协商财产分割事宜,并达成书面协议。该协议经双方签字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在判决时会参考协议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协商财产分割协议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约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强制执行。
三、诉讼离婚的时效期限
对于诉讼离婚,法律有明确的时效期限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自知道或应当知道离婚事由之日起三年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超过时效期限,法院不予受理。
离婚事关重大利益,建议当事人在做出重大决定前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建议。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