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达成一致意见:夫妻双方需就房产赠与孩子一事达成共识,若在离婚协议中处理,要在协议里明确表述将房产赠与孩子的意愿、房产具体信息等内容。若通过法院调解或判决离婚,需在相关法律文书中体现该赠与事项。
2. 办理房屋评估:一般需委托专业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对房屋价值进行评估,以确定赠与房产的市场价值,这在后续可能涉及的税费缴纳等环节会用到。
3. 签订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文件,合同中应详细写明赠与人和受赠人的基本信息、赠与房产的具体情况(如地址、面积等)、赠与的条件等内容。赠与合同可以自行起草,也可在律师的指导下完成,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 进行公证(可选):虽然赠与合同不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具有更高的证明力,且一般不能随意撤销。双方可到当地的公证处办理赠与公证,按公证处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缴纳公证费用。
5. 办理过户手续:这是赠与房产的关键环节,需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通常需要的材料包括赠与合同、公证书(如有)、房产证、双方身份证明等。不动产登记中心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将房产过户到孩子名下。
从法律层面来看,夫妻在离婚时将房产赠与孩子,属于赠与行为。根据《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自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但在房产过户前,赠与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撤销赠与。不过,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在办理房产过户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税费问题。例如,契税方面,对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受赠人,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契税。根据《民法典》关于不动产登记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只有完成过户登记,孩子才真正取得房产的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