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孩的妈妈离婚后离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如果小孩由父亲直接抚养,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离婚及母亲的离开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父亲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用温和、耐心的方式告诉孩子妈妈离开的事实,让孩子明白这不是他的错,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可以多陪伴孩子进行一些他喜欢的活动,比如看电影、做游戏等,帮助孩子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在生活方面,父亲要承担起更多照顾孩子的责任。包括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等各个方面。要保证孩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为孩子提供健康的饮食。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关于抚养费问题,如果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中有关于抚养费的约定或判决,父亲可以要求孩子妈妈按照约定或判决支付抚养费。如果妈妈拒绝支付,父亲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也不要阻止孩子与妈妈之间的正常联系。如果妈妈愿意看望孩子,应该给予配合,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关爱,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这意味着即使父母离婚,妈妈仍然是孩子的母亲,她对孩子依然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所以,孩子父亲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要求孩子妈妈支付抚养费。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这保障了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的探望权,也要求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给予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