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暴却不想离婚,可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并改善现状。
第一,及时报警。在家暴发生时,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警方出警后会对家暴情况进行调查、记录,这可以作为家暴的有力证据。警方会根据情节对施暴者进行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告诫书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第二,及时就医并保留证据。遭受家暴后,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告知医生受伤的原因是家暴,让医生详细记录伤情。保留好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缴费凭证等,这些材料能证明家暴的伤害后果。
第三,向相关机构求助。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这些组织会对施暴者进行教育、调解,帮助双方解决矛盾,改善家庭关系。
第四,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如果家暴情况较为严重,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会根据申请,依法作出裁定,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等。
第五,进行心理疏导。家暴不仅会对受害人造成身体伤害,还可能带来心理创伤。受害人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缓解心理压力,治愈心理创伤。也可以建议施暴者接受心理辅导,从根源上解决其暴力行为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该法为受害人提供了多方面的保护途径。报警后,公安机关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实施家暴者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向相关单位求助,这些单位有义务进行调解和劝阻。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重要的法律保护措施,法院作出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具有强制执行力,被申请人违反保护令的,人民法院会给予训诫,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及时就医保留证据,在后续可能涉及的法律程序中,这些证据对于认定家暴事实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