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及时报警。当遭受家暴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警方出警后会进行调查、制作笔录,这些记录可以作为家暴的有力证据。警方还可以根据情况对施暴者进行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
第二,及时就医并保留证据。前往医院就诊,告知医生受伤的原因是家暴,要求医生详细记录伤情。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等都是证明家暴的重要材料。
第三,向相关机构求助。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这些单位会对施暴者进行教育、调解,为受害者提供心理疏导等帮助。
第四,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
第五,寻求心理咨询。家暴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也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走出心理阴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该法为受害者提供了多方面的保护途径。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通过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法律为不想离婚但遭受家暴的受害者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帮助他们摆脱家暴的威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