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后被隔离时,可按以下方式处理相关事宜:
若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若孩子抚养权归一方,而该方被隔离无法照顾孩子,可与另一方协商,由另一方在隔离期间代为照顾孩子。待隔离结束,再恢复之前的抚养安排。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可寻求孩子其他近亲属(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帮助,让他们在隔离期间协助照顾孩子。
对于财产方面,若在离婚过程中还有未分割完毕的财产,且因为隔离无法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双方可以通过线上沟通的方式,继续协商财产分割方案。若协商不成,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线上立案等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进行处理。
在债务方面,若存在共同债务需要处理,双方同样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线上方式沟通,明确各自应承担的债务份额。如果因为隔离导致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可及时与债权人联系,说明情况,争取延期还款等解决方案。
在子女抚养问题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所以,即使一方因隔离无法直接抚养孩子,另一方有协助抚养的道义责任,同时孩子的近亲属也有一定的帮扶义务。
关于财产分割,《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明确规定。在无法线下办理手续的情况下,线上协商或诉讼是符合现代司法程序发展的途径。线上立案、线上庭审等方式在疫情等特殊时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债务问题,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在遇到特殊情况无法按时履行债务时,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债务人可以与债权人协商解决。若债权人不同意延期等方案,债务人可在后续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