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房东协商沟通。首先尝试心平气和地与房东交流,指出房东的违约行为,并说明按照合同约定应该给予赔偿,争取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2. 发送书面通知。若协商无果,租客可以给房东发送一封正式的书面通知,明确指出房东的违约事项、违反的合同条款以及要求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期限。
3. 向相关部门投诉。可以向当地的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投诉房东的违约行为,请求其介入调解。
4. 申请仲裁。如果租赁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或者双方事后达成了仲裁协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5. 提起诉讼。若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租客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房东违约,不按照合同约定向租客赔偿,属于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租客有权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要求房东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继续履行合同等。在采取法律手段时,租客需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租赁合同、付款凭证、房东违约的相关证据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