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赔偿协议签了但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以与不履行方进行友好协商,尝试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明确对方不履行的原因,并督促其尽快履行协议。如果协商无果,可以依据赔偿协议中的约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向法院提交赔偿协议等相关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违约行为,并请求法院判决对方履行协议。如果赔偿协议经过公证,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赔偿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当一方不履行时,其行为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时,法院会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判。如果协议明确约定了违约责任,法院会按照约定来判定违约方应承担的责任;如果没有约定,法院会根据法律的规定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责任。公证后的赔偿协议具有更强的执行力,因为公证机构对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