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人在厂受到压迫,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争取赔偿:要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工作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视频音频资料等,以证明受到压迫的事实。向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或管理层反映情况,要求其解决问题并给予合理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处理或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处理。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仲裁过程中,要充分陈述自己的主张和证据。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对劳动者进行压迫、歧视等违法行为。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权利。当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劳动争议处理中,证据是关键。劳动者应注意收集和保留能够证明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相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劳动监察部门有职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则是依法解决劳动争议的机构,根据事实和法律,对劳动者的诉求进行裁决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