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起诉是指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在侦查工作中查明犯罪事实,认为符合起诉条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行为。那么刑事起诉开庭是在什么时候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起诉书之日起七日内,依法立案,并通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立案之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并通知其到庭听审。在被告人到庭后,人民法院应当当庭宣布开庭审理,并告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有关权利和义务,听取公诉机关和辩护人的意见和陈述,查证案件事实,认真贯彻审判公正原则,依法适用法律,宣告判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告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人民法院可以强制传唤。如果被告人不到庭,也不委托辩护人出庭,人民法院可以视为放弃辩护权。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对公诉机关的指控进行辩护,提出辩护意见和证据,也可以在庭审中主动认罪并请求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事起诉开庭是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标志着案件进入了审判阶段。在庭审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应当充分发挥辩护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尊重法律和司法机关,积极配合庭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被告人应当到庭参加审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传唤。被告人不到庭,也不委托辩护人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放弃辩护权。
第一百一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当庭宣布开庭审理,并告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有关权利和义务。人民法院应当认真贯彻审判公正原则,听取公诉机关和辩护人的意见和陈述,查证案件事实,依法适用法律,宣告判决。
第一百一十四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对公诉机关的指控进行辩护,提出辩护意见和证据。在庭审中,被告人可以主动认罪并请求从轻或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