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怎么处理

工伤认定下一步应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果出具后,工伤职工即可向工伤保险基金办理相关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的,该笔赔偿金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那么工伤认定后怎么处理?接下来为您在线解答,通过整理相关法律知识与大家分享,如果您问题比较紧急,建议直接本站发起律师咨询,快速解答您的法律问题,一对一咨询,让您的选择更加明智!

一、工伤认定后怎么处理

工伤认定后的处理方式如下:

1.首先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自己写份工伤认定申请,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提交的资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3.劳动局做出工伤认定决定

4.伤者去有资质的医院做伤残鉴定(骨折的话最低也是10级伤残

5.把医院的伤残鉴定交给劳动局和用人单位(最好自己复印一份保存),劳动局会发“工伤认定通知书”给用人单位。

6.单位开始赔偿,主要包括伤残补助金医疗费

7.每月20日-30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

二、工伤认定下一步该怎么做

工伤认定下一步应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即可确定相应的工伤待遇赔偿项目及金额。如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可以进行伤残鉴定,如果不做伤残鉴定,就可以去申请工伤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及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三、工伤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出来后下一步怎么做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出来后下一步流程如下:

1.是看鉴定的级别有没有问题,要是对鉴定结论不服或有疑义,可以在受到鉴定结论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结论申请。

2.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3.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4.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法律快车提醒您,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5.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以上就是关于工伤认定后怎么处理相关法律知识整理内容分享,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有了更多认识,工伤认定后的处理方式是工伤鉴定,流程大致分为提出工伤申请、受理申请、审核材料、受理通过、发放补偿等五个步骤。当遇到法律方面问题时,不要惊慌这时需要正确冷静面对,建议直接本站免费问律师,高效专业的法律团队为您解决问题,本着真诚服务每一个客户,多年服务经在线律师验为您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法律问题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