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同学借钱被抓,首先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的处理方式会根据所涉及的金额大小、情节严重程度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金额较小,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如拘留、罚款等。如果金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诈骗罪,面临刑事处罚。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和动机。如果能够主动退还所借的款项,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处罚。
冒充他人借钱的行为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如果冒充借钱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诈骗金额的认定以及处罚的轻重,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等。同时,积极退赃、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