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1、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2、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3、犯罪行为是否为犯罪嫌疑人实施;
4、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5、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
6、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
7、犯罪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
8、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事实。
1、案件起因;
2、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4、被告人平时表现,有无悔罪态度;
6、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谅解;
7、影响量刑的其他情节。
1、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2、被告人脱逃的;
4、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缓刑期间犯罪开庭后可延期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缓刑期间犯罪不能委托哪些人做辩护人?
2、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5、人民陪审员;
7、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
8、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