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诉讼离婚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本文将详细解答离婚是否可以直接起诉的相关问题。
一、离婚可以直接起诉吗?
在我国,离婚不能够直接起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离婚诉讼应当先由当事人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婚姻登记机关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调解是离婚诉讼的前置程序,其目的是通过婚姻登记机关的介入,促使夫妻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离婚协议,避免诉讼带来的对抗性和伤害性。只有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当事人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二、离婚调解无效如何起诉?
当婚姻登记机关经过调解,夫妻双方仍不能达成离婚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起诉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身份证复印件
调解无效证明
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人民法院受理离婚诉讼后,将进行审理。经过开庭审理、调查取证等程序,人民法院将依法对离婚诉讼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双方当事人才能解除婚姻关系。
三、离婚诉讼期间注意事项
离婚诉讼期间,双方当事人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冷静、理智,避免情绪化行为。
尊重法律,配合法院审理。
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避免对子女造成伤害。
离婚诉讼并不是可以直接起诉的,而是需要先经过婚姻登记机关调解,调解无效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在离婚诉讼期间应当注意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处理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