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的父母依然需要赡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该义务是法定的,不会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的解除而终止。如果遇到子女不赡养离婚父母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协商解决:父母可以与子女进行沟通协商,向子女说明赡养是其应尽的法律义务,尝试达成一致的赡养方案,比如确定赡养费用的金额、支付方式以及日常照顾的安排等。
2. 寻求调解:如果协商不成,父母可以请求当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子女所在单位进行调解。这些组织可以从中斡旋,对子女进行教育,促使其履行赡养义务。
3. 提起诉讼: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父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父母的实际需求、子女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赡养费用。
4. 强制执行:如果子女在法院判决后仍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询、冻结、划拨子女的存款,扣留、提取其收入等措施,强制子女支付赡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无论是父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是离婚后,子女都不能免除该义务。若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不仅违背道德伦理,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