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刑罚和民事赔偿。在中国,刑事责任的确定由司法机关负责,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

公安机关是刑事责任的第一道门槛,负责刑事案件的初步侦查和取证工作。在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后,公安机关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负责对案件进行审查起诉,决定是否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法院则负责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判,并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刑事责任的确定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和事实证据。我国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刑罚幅度,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必须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同时,司法机关还需要充分收集和审查案件相关的证据和材料,以确保刑事责任的确定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后,应当在二个月以内,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提起公诉。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这一法律规定明确了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的时间限制,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