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谅解书什么阶段有用

刑事谅解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认罪、悔罪、赔偿等条件下与被害人民事诉讼当事人公诉机关或其他授权机关达成协议,经法院审查认可后,达成和解,以免除或减轻刑罚的书面协议。在刑事审判中,刑事谅解书的出现可以起到加速司法程序、减轻法律负担、化解社会矛盾等作用。

在刑事审判中,刑事谅解书的出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达成和解,达成和解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二、被害人、民事诉讼当事人、公诉机关或其他授权机关同意和解;

三、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符合法律规定

刑事谅解书的出现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产生积极影响,可以减轻刑罚,也可以缓解社会矛盾,达到和谐稳定的社会效果。

然而,刑事谅解书的出现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和解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对被害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等。因此,在刑事审判中,需要法院审查认可和解协议,确保和解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保护被害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悔罪,积极赔偿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刑事谅解书的出现可以减轻或免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罚,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