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指的是通过欺骗、虚构、隐瞒等手段,使他人误认为事实并因此产生错误意识,从而达到非法占有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那么,诈骗多少钱构成刑事犯罪呢?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数额较大的,即涉案金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涉案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巨大”,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那么,诈骗数额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我国刑法规定,诈骗数额是指被告人所骗取财物的总数额。如果被告人多次骗取同一人的财物,应当合并计算。如果被告人骗取的财物是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的,应当按照当时市场价格折算成货币的价值计算。如果被告人骗取的财物是以欠条、借据等形式记载的,应当按照欠条、借据记载的金额计算。
诈骗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被害人的财产利益,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对于诈骗行为,我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同时,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受到了诈骗,应该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二百六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