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后还可起诉吗

当一段婚姻走向终结时,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对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的书面约定。但很多时候,协议中规定的内容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所有问题。那么,在离婚协议签订后,一方当事人还能否再提起诉讼呢?

离婚协议后还可起诉吗

一、离婚协议后还可起诉吗?

原则上,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但法律也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形,一方当事人可以在离婚协议后仍可提起诉讼

1.存在欺诈、胁迫等无效情形:如果离婚协议是在一方当事人受到欺诈、胁迫等手段的情况下签订的,则该协议无效,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协议。

2.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项未达成一致意见:离婚协议中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项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协议内容显失公平损害一方利益的,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或调整子女抚养权

3.协议中规定的义务未得到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未履行离婚协议中规定的义务,如未按时支付子女抚养费或转移财产,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义务

4.法定情形:法律明确规定的其他情形,如一方当事人因精神疾病等原因无法理解协议内容或签订协议时处于被监禁状态的。

二、离婚协议后可以诉讼撤销协议吗?

如果离婚协议符合以下情形,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协议:

1. 一方当事人受到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签订协议的。

2. 协议内容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3. 协议内容显失公平,严重损害一方当事人利益的。

4. 协议签订后,双方当事人对协议内容存在重大误解的。

三、离婚协议后可以诉讼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吗?

离婚协议中对子女抚养权的约定并非一成不变。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一方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

1. 子女的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不适合继续由原抚养方抚养的。

2. 原抚养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遗弃子女行为的。

3. 抚养方的经济能力、生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不利于子女成长的。

4. 子女已具备识别能力,且其意见已发生变化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