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离婚后可以起诉吗

离婚,是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解除的一种方式。通过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一种离婚方式。很多当事人协议离婚诉讼离婚取得离婚证之后还有新的诉求,比如孩子抚养权变更财产分割执行判决书修改等,于是产生了“法院离婚后可以起诉吗?”这样的疑问。

法院离婚后可以起诉吗

一、法院离婚后可以起诉吗?

答案是肯定的。法院离婚后可以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民法申请再审,但下列情形除外:(1)已经执行完毕的;(2)当事人已丧失行为能力的;(3)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判决、裁定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该条规定适用于所有民事诉讼案件,包括离婚诉讼案件。法院离婚后,当事人如果认为法院判决有错误,可以申请再审

二、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起诉流程

法院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需要重新向法院提起诉讼

1、提交起诉状。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写明原告被告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2、缴纳诉讼费。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诉讼费。

3、等待开庭审理。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在合理时间内安排开庭审理

4、出庭参加诉讼。当事人应当按时出庭参加诉讼,陈述意见,提供证据

5、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会依据法律和事实作出判决。

三、离婚后财产分割执行难

法院离婚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财产分割判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执行判决。

2、向法院申请保全财产。如果当事人担心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可以向法院申请保全财产。

3、协商解决。当事人也可以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达成新的财产分割协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