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夫妻感情破裂,无法继续共同生活时,诉讼离婚是解决关系的常见途径。起诉离婚的判决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子女抚养权、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方面。以下将详细介绍起诉离婚最终会怎么判。
一、起诉离婚最终会怎么判?
起诉离婚是否会判离,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点:
1.是否有法定离婚理由:
《民法典》规定了十种法定离婚理由,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吸毒、赌博、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分居满两年、感情确已破裂等。
2.是否存在过错方:
在判定离婚时,法院会考虑是否存在过错方。如有过错方,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受到影响。
3.是否达成离婚协议:
如果夫妻双方对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离婚协议书,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
二、起诉离婚判决子女抚养权归谁?
在起诉离婚时,法院对子女抚养权的判决,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子女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智力发育情况;
双方的抚养能力,包括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
子女本人对父母的意见;
是否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一般而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由母亲抚养,除非母亲有法定不能抚养的情形。两周岁以上的子女,法院会根据上述因素综合判定。
三、起诉离婚判决财产分割如何进行?
在起诉离婚时,法院对财产分割的判决,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均等分割原则: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共同财产,原则上按照夫妻共同所有的比例分割。
照顾子女和女方原则:
在分割共同财产时,会优先考虑子女和女方的利益。
照顾受损方原则:
在存在过错方的情况下,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照顾受损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