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原本的借钱纠纷变成了诈骗,首先要做的是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借款时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对方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相关证据等。然后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详细陈述事情的经过和提供所收集的证据。
在报案后,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如果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要保持与办案人员的沟通,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在诈骗行为发生过程中,自己的财产受到了损失,可以考虑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对方返还财产或者赔偿损失。但需要注意的是,刑事程序和民事程序可能会有交叉和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何进行。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借钱纠纷中,如果一方通过虚构借款用途、隐瞒还款能力等方式获取借款,并且在借款后有肆意挥霍、逃匿等行为,那么就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刑事追诉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在刑事程序中,被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