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生活中,赡养老人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本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夫妻双方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有些人在面对赡养婆婆时,却试图通过离婚的方式逃避责任。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道德规范,更触犯了法律。那么,用离婚逃避赡养婆婆怎么办?
一、法律规定
《婚姻法》第三十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该义务不仅包括情感上的照顾,还包括物质上的扶助。即使夫妻离婚,一方也仍然有赡养另一方及其父母的义务。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夫妻离婚后,赡养婆婆的义务并不是自动解除的。离婚协议中可以对赡养义务进行约定,但不能免除一方的赡养责任。如果离婚协议中没有约定,则离婚后双方仍需共同履行赡养义务。
具体而言,离婚后赡养婆婆的方式可以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协商一致原则:双方可以协商确定赡养方式,如经济上共同出资,生活上轮流照顾等。
2. 能力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能力和实际情况,由有能力的一方承担较多的赡养责任。
3. 过错原则:如果因一方过错导致离婚,则过错方应当承担更大的赡养责任。
三、承担赡养义务的途径
如果对方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 协商沟通:通过协商沟通,争取对方自愿履行赡养义务。
2. 调解仲裁:向妇联、居委会等组织申请调解或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法律后果
逃避赡养婆婆的义务将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 民事责任:法院可以判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一方支付赡养费。
2. 行政责任:民政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3. 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遗弃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用离婚逃避赡养婆婆的义务是违法且不道德的行为。离婚后,夫妻双方仍需共同履行赡养义务。如果对方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可以采取协商、调解、起诉等途径维权。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不知道如何处理,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欢迎在本站免费咨询律师,我们为你提供专业、详细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