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的约定标准

提问时间:2025-07-09 19:57:29 浏览数:52
问题描述:

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的期限、工资等内容需符合哪些法律规定的标准?

提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专业律师护航,5分钟响应!立即咨询

专业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回答仅供参考。
劳资纠纷律师团

劳资纠纷律师团

响应时间:5分钟内 已帮助310人

试用期的约定标准如下: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进行了明确规范。之所以如此规定,是为了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通过合理的试用期约定,可以考察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降低用工风险;对于劳动者来说,明确的试用期标准也保障了其在试用期间的合法权益,比如工资不得过低。同时,限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侵害劳动者权益。而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等,进一步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合法性。

损害赔偿律师团

损害赔偿律师团

响应时间:5分钟内 已帮助250人

试用期约定需严格遵循《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核心标准围绕期限、工资、适用范围等方面展开,具体如下:

1、试用期期限与劳动合同期限强挂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该期限为法定上限,约定超过部分无效。

2、工资标准双底线限制。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例如,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5000元,当地最低工资2000元,则试用期工资需≥4000元(5000×80%),而非仅满足2000元。

3、禁止约定试用期的情形。以下三类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一是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二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三是非全日制用工(即每日工作不超过4小时、每周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4、试用期次数唯一性原则。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即使劳动者岗位调整、职级晋升,或离职后重新入职原单位,均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

5、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仅约定试用期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视为劳动合同期限。例如,单独约定“试用期3个月”,则该3个月直接认定为劳动合同期限,且后续不得再约定试用期。

6、违法约定的法律后果。若约定试用期超过法定上限,用人单位需以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劳动者已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支付赔偿金。例如,3年期限劳动合同约定6个月试用期合法,若约定8个月,则需额外支付2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金。

此外,试用期内用人单位需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不得通过试用期“免责”;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举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录用条件需事先明确且告知劳动者),否则构成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

合同审查律师团

合同审查律师团

响应时间:5分钟内 已帮助340人

试用期的约定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为详细介绍。

1.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例如,一份期限为九个月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最多为一个月。

2.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像一份两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是两个月。

3.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一份期限为五年的劳动合同,其试用期上限是六个月。

4.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5.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这意味着劳动者无论岗位调动还是续签合同,用人单位都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

6.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参考解决方案: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时,应严格按照上述法律规定执行。劳动者要了解自身权益,若发现用人单位试用期约定不符合法律标准,可与单位协商,要求纠正;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同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仔细审查试用期相关条款,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损。

免费问律师

免费问律师

平台三重认证律师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