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回答仅供参考。
婚姻家事律师团
解除劳动合同时,一般不需要专门带上劳动合同。在实践中,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更多的是通过书面通知等方式来进行操作。比如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此时主要是提交辞职信等书面文件,证明自己履行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义务。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往往也是通过向劳动者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形式。
不过,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需要用到。比如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对于工资标准、工作期限、工作内容等相关条款存在争议时,劳动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材料。而且在办理离职手续,如核算经济补偿、办理社保和档案转移等事项时,单位有可能也会参考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如果劳动者手上持有劳动合同,在有需要的时候带上,也有助于更顺利地完成解除劳动合同及后续的相关事宜。
<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多种,如提前通知解除、因单位违法而解除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包括过错性辞退、无过错性辞退等情形。无论哪种解除方式,核心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虽然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带上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作为确立劳动关系的重要文件,在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证据和便利后续手续办理的角度考虑,劳动者可以妥善保管好劳动合同,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携带。

工伤赔偿律师团
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带上劳动合同,法律层面并无强制性规定,但实际操作中建议携带,具体需结合解除情形及用人单位要求综合判断。
1、从法律依据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仅规定用人单位需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证明,并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未提及必须提交原劳动合同。因此,劳动合同并非解除程序的法定必备材料。
2、从实操需求看,携带劳动合同可能提升办理效率。例如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时,需确认合同期限、岗位、工资等核心条款,避免解除协议与原合同冲突;若涉及违约金、竞业限制等特殊约定,劳动合同可作为核对依据。部分用人单位内部流程要求收回或批注原合同,此时携带合同能减少反复沟通。
3、从风险防范看,劳动者保留劳动合同原件更重要。解除后,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是证明劳动关系终止的法定文件,而原劳动合同可作为后续维权(如工资、补偿金争议)的证据。若用人单位要求收回合同,建议索要收据并注明“劳动合同原件已收回”,避免后续举证困难。
综上,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携带原合同,可提前与用人单位沟通确认。核心是确保双方依法签署解除协议(如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出具解除证明,并妥善保存相关文件,劳动合同的携带更多是操作层面的便利,而非法定强制要求。

合同审查律师团
解除劳动合同不一定需要带上劳动合同。在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通常不需要特意携带劳动合同。因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解除合同,重点在于就解除事宜协商并签订解除协议,协议中会明确解除的相关事项,如解除时间、经济补偿等,即便没有携带劳动合同,也不影响完成解除流程。
如果是依据法律规定的情形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比如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解除,或者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解除等,一般也无需携带劳动合同。因为主要是依据法定解除条件和相应证据来行使解除权。不过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可能需要用到劳动合同,以确认双方的劳动关系、工作岗位、工资待遇等信息。
此外,在劳动争议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例如双方对解除是否合法存在争议,劳动合同则可能成为重要证据。虽然不一定要在解除时携带,但在后续维权过程中,劳动合同能证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参考解决方案:1. 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先了解单位对于解除流程的具体要求,若单位明确要求携带劳动合同,那就带上。
2. 不管是否携带劳动合同,都要注意留存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据,如解除通知、协商记录等。
3. 若担心出现劳动纠纷,可提前复印劳动合同等相关文件,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